钢琴别院

标题: Rachmaninov Piano Music Collection/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作品集合【PD... [打印本页]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11
标题: Rachmaninov Piano Music Collection/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作品集合【PD...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17 09:23 编辑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俄文:Сергей Васильевич Рахманинов;英文:Sergei·Vassilievitch·Rachmaninoff,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生于俄罗斯二十世纪世界重要的古典音乐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他的创作中深受柴科夫斯基影响,有深厚的民族音乐基础,旋律丰富,擅长史诗式壮阔的音乐风格;主要作品有第二、三钢琴协奏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二十四首前奏曲音画练习曲,歌剧《阿莱科》、《利米尼的法兰契斯卡》和第二交响曲、管弦乐“死岛”、等。

拉赫玛尼诺夫第一钢琴协奏曲:http://pianopaper.net/piano/foru ... C%E8%AF%BA%E5%A4%AB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13
《第二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是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拉赫玛尼诺夫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作品完成于1901年。这部作品明朗、真挚、完整而深刻,音乐中洋溢的热情和力量,反映了当时新兴的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也显示了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的浪漫主义风格,确立了他当时的影响和地位。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英国期间,他被邀请演奏了自己的作品并亲自指挥演奏了他的管弦乐幻想曲《悬崖》,在此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拉氏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鸿篇巨著的写作。


我们可以在此对本部作品的音乐性格、音乐思维等诸多方面先做一个综述,的确,作为音乐历史上不可忽视和不可遗忘的作曲家和作品,各种人从各种方面对这部协奏曲进行过多方面的评价,比如“拉赫玛尼诺夫综合了李斯特的强烈的钢琴风格传统以及格林卡以来的俄罗斯传统音乐中具有广泛咏唱性和质朴的情绪表现力…… ”,这段文字从音乐风格角度概括了这部协奏曲的总体风格特征,并且从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拉氏在音乐上的“继承性”特征,又如“……此时正值俄国革命前夕,整个俄国正处于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之下,好似一座监狱,许多知识分子对现实深感不满和苦闷。拉赫玛尼诺夫的早期作品就反映了当时俄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困惑、绝望、看不到出路的忧郁心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不满和寻求个人精神上的寄托。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 ”,这段文字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氏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协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 ”。在笔者看来,上述对于此曲的风格特征的概括均有其可取之处,但笔者认为:除了上述对于此曲概括之外,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同时,作曲是一个非常主观意义上行为动作,在今天我们分析这部作品当然应当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分析中获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意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1NDYyMTI4.html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http://pianopaper.net/piano/foru ... C%E8%AF%BA%E5%A4%AB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15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6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Rachmaninoff 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Op. 30) ,即d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作品号Op.30,作于1908—1909年,1910年11月28日由拉赫玛尼诺夫自己主奏钢琴首演,呈献给钢琴家约瑟夫·霍夫曼 (Josef Hofman,1876—1957)。

       “拉三”被称为“世界上最难演奏的作品”是名副其实的。真实生活中的戴维在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教授西里尔·史密斯(Cyril Smith),曾形容演奏一次“拉三”在体力上的付出等于“铲十吨煤”。1909年11月,拉赫玛尼诺夫本人作为钢琴独奏者在纽约首演时,也把自己这首协奏曲戏称为“大象之作”,以比喻其庞大与沉重。从各方面看来“拉三”都是作曲家的代表作“拉二”(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延伸,但前者的演奏难度显然大大超过了后者。
全曲共3个乐章

第一乐章 不太快的快板(Allegro ma non tanto),d小调,自由的奏鸣曲式。尽管整个协奏曲的钢琴演奏部分难度令人生畏,但整曲的开端却异常的平和安详。弦乐与低音管轻柔的前奏让人联想到门德尔松的《小提琴协奏曲》。在这天鹅绒般的前奏铺垫下,钢琴以八度音程表现出俄罗斯民歌般质朴轻快的第一主题。这一主题深远绵长,在狭窄与蜿蜒之中渐渐扩大,荡漾着俄罗斯最为淳朴的风格。随后重心移到乐队,钢琴做装饰,纷繁复杂的音型,若颗粒般闪烁。短暂平息后,单簧管和圆号出现新的动机,浑厚中展现出一种安然和高亢,在和钢琴旋律的交织之中形成第二主题的素材要素。而后钢琴插入一段平静而有所起伏的抒情性乐段和富有流动性的安逸和和煦巧妙组合,和乐队依稀成一种含蓄,释然,这种不做作的起伏后,第一主题再出现于乐队,较第一次更深沉也更暗涩。
扩大抒情性平静后进入发展部。发展部在第一主题在各种调性中作变化,钢琴发出铿锵的搏击声,和乐队达到最高亢的音高,有力而坚定中,音色渐渐消沉,在短暂宛如月色的宁静后,钢琴以极快的快板进行华彩,作者本人写作了两个华彩,其中,标记有“Ossia Cadenza”的华彩将第一主题以拉氏代表性的厚重和弦形式咆哮地奏出,难度相对较大,而另一版本的华彩则采用Toccata风格,轻快富于跳跃性,1909年此曲首演时,拉氏本人演奏的是Toccata版本的华彩。这两种华彩段虽然风格和长度迥然,但最后都回归为夹杂悲观情绪的和声,恢恢浩浩地消逝在孤寂的琶音之中。再现部极似华彩,回忆般婉美,缓和中进入乐队奏的第一主题,最后后的终结部在钢琴和乐队变奏中,生动的结束。

第二乐章 间奏曲,柔板(Intermezzo,Adagio),A大调,变奏曲式,三段体。 间奏曲大量存在着与协奏曲第一主题的关联。第一段在弦乐空灵和哀愁的暗示下,双簧管表现出主题的主题材料即与第一主题婉转相仿,突然间,钢琴以三连音的狂想曲形式乐念加入,转为降D大调,钢琴演奏出浪漫,和煦的音乐,些许孤独和寂寞。进入中段,更活泼的,钢琴左手展开半音阶的滑奏,右手为强有力的和弦,淋漓尽致中饱含滥情的狂放,单簧管、低音管奏第一乐章第一主题衍生出的旋律中,渐渐转为慢板,钢琴配合以半音阶性音型如歌却踟蹰不前的旋律。
随着乐章织体的不断扩大,关联性凸显得愈加显著。钢琴以厚重和弦奏出稍快的主题,与乐队发展成雄壮的乐念,恢弘与饱和中敲砸的左手上,合着右手的铿锵飘散着,在仿佛稍作休整的短暂停顿后,钢琴进入华彩乐段,灵巧的装饰奏后趋于平静,乐队重现悲伤婉转的无声述说,在这种气氛中,钢琴用气势非常毫无空疏的音符结束,带领乐队毫不间断地直接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 终曲,二二拍(Finale,Allabreve),d小调,奏鸣曲式。整个乐章宛如七鬼附身,地焰扑于庭内,拥有来自地狱的最艰涩的技巧,也是全曲的顶峰。在乐队进行曲节奏中,钢琴有力而精确地奏出第一主题,灵活但精神抖擞中,反复几次后速度更快,在乐队坚定的节奏里钢琴配以艰深繁杂的快速和弦,来回几次。高亢和顽强的音乐进程在表面的暂停后,钢琴以极快的切分节奏向前推进,最终进入抒情的第二主题,浪漫但高昂层层徘徊中形成极快板的快速音群,缓和下来,紧接乐队引起的发展部,出现降E大调的谐谑曲风,钢琴志趣十足地浮动着,直到乐队奏第一主题的变形,钢琴做高音装饰。
然后出现第一乐章精练之后的旋律,情绪加深,钢琴单独发展,速度更快,乐队和钢琴交织的短暂的广板后,钢琴更抒情地还原第一乐章主题,接着活泼的快速音群,直到钢琴音色如跳舞的少女在迷惑细纱中消散,音乐又出现转机,变奏了乐章第一部分所有变奏,只是更加热烈,音乐被再次抬高,乐队和钢琴和弦忘情交织中骤然停止,之后进入终结部,乐队节奏性地衬托中,钢琴进行铿锵的八度急板,乐队抬升中达到高潮,钢琴的一句下行的装饰奏中乐队和钢琴奏出的饱满,高昂的抒情,致高的满足,或者是真正协奏曲的光辉。顶峰后,最后在急促但不仓促中强有力地结束。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kyODE1NzI=.html
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http://pianopaper.net/piano/foru ... C%E8%AF%BA%E5%A4%AB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18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0:47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1914年前后开始创作他的《第四钢琴协奏曲》。虽然作曲家1917年离开俄国时随身携带了大量草稿和初稿,但这首作品直到1926年才得以继续创作并完成。1927年,作曲家担任钢琴独奏,在美国进行了一系列演出,弹奏这首协奏曲。第一场音乐会于3月18日在费城举行,指挥是斯托科夫斯基。不过,在这部作品首次出版(1928年,巴黎)之前,作曲家又对它进行了大量修改。作曲家对后来的演出效果仍然不满意,继续不停地对其进行修改,直到1941-1942年间才完成这首作品的最终版本,也就是作曲家1943年去世前不久。

这些不同版本中改动的地方有三种。首先,第一乐章的开始部分于1927年部分重写,末乐章的中间部和尾声分别于1927年和1941年两度重写。其次,钢琴独奏声部也进行了各种改动,尤其是1941年对第二乐章中间部分的改动。再次,作曲家对许多地方进行了删减。尤其引人注目的是,1927年和1941年重新创作的第三乐章的尾声,对这一乐章的整体规模进行了较大的压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gwODc2NDA=.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20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0:23 编辑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俄语: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拉丁化:Rapsodiya na temu Paganini),俄裔美國藉作曲家謝爾蓋·拉赫曼尼諾夫1934年創作的A小調24段變奏曲,作品編號43,由鋼琴獨奏配以管弦樂團伴奏,類似鋼琴協奏曲
此曲以《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命名,是因為拉赫曼尼諾夫以尼可羅·帕格尼尼為獨琴小提琴創作的著名隨想曲第24號隨想曲》(Caprice No. 24)加以變化以成。《第24號隨想曲》被多位作曲家採用為作曲藍本,著名的有約翰尼斯·布拉姆斯弗蘭茲·李斯特安德魯·勞埃德·韋伯等,拉赫曼尼諾夫只是其一。
根據《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樂譜上的說明,拉赫曼尼諾夫在1934年7月3日8月18日瑞士琉森湖邊Senar別墅創作此曲。此曲於同年11月7日美國馬里蘭州巴爾的摩首次公演,由利奧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彈奏鋼琴,費城管弦樂團伴奏。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A小調變奏曲,共變奏24次。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概览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A小調變奏曲,共變奏24次。
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概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IwMDk5MzYw.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33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7 编辑

双钢琴狂想曲-俄罗斯狂想曲
Russian Rhapsody is a piece for two pianos in E minor composed by Sergei Rachmaninoff in 1891, when he was 18.[1] It is more accurately described as a set of variations on a theme, rather than a true rhapsody. It was premiered on October 29, 1891, and its performance lasts approximately nine minutes.[2]

While still a student at Moscow Conservatory, Rachmaninoff wrote to Natalia Skalon on January 22, 1891 [O.S. January 10] mentioning that he had begun work on a piece for two pianos that he wanted to play with Alexander "Sasha" Siloti.[3] Although, he dated the manuscriptJanuary 12–15, 1891 [O.S.], implying that he had the composition in his head at the time of the letter, and only recorded the days he notated it on paper. Despite his stated intentions, he began rehearsing with Leonid Maximov, who had been a fellow student of Nikolai Zverev and pupil of Siloti, to play at a student concert at the Conservatory on March 8, 1891. However, Zverev, still upset over Rachmaninoff's request for a separate composing room, did not allow them to play together, so at the concert Rachmaninoff ended up conducting his choral work Deus Meus (1890) instead.[1] The Rhapsody received its premiere after he graduated, on October 29, 1891, in a performance by Rachmaninoff and Josef Lhévinne at the Conservatory.[2]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mbZQpACa7I/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56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7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第一双钢琴组曲组曲》
Suite No. 1 (or Fantaisie-Tableaux for two pianos), Op. 5, is a composition for two pianos by Sergei Rachmaninoff. Composed in 1893, this suite illustrates four extracts of poems, written by Mikhail Lermontov, Lord Byron, Fyodor Tyutchev and Aleksey Khomyakov.[1][2]
This work was first performed on November 30, 1893, by Rachmaninoff and Pavel Pabst in Moscow, and is dedicated to Tchaikovsky. Rachmaninoff composed a second suite in 1901.
The four movements are:
I. Barcarolle. Allegretto, in G minor.
II. La nuit... L'amour... Adagio sostenuto, in D major. (The night...the love...)
III. Les Larmes. Largo di molto, in G minor. (The Tears)
IV. Pâques. Allegro maestoso, in G minor. (Easter)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I5NTkwMzEy.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0:57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16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双钢琴组曲》
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双钢琴组曲》是一部很雄壮感性的钢琴音乐作品,具有很浓烈的“管弦乐意境”,是一部很成功的作品。乐曲蕴含着温暖而浪漫炽热的宣叙调旋律。拉赫玛尼诺夫是“和声”运用的大师,运用大量功能和序列都新鲜的和弦,并且成功引用了民族传统的舞蹈节奏,赋予音乐主题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阿格里奇与弗赖里这两位同样是来自南美大陆的钢琴大师的音乐对话,给人以极高品味的享受钢琴演奏水乳交融,音色甜美的歌唱性,热情真挚的表现力,唯美纯净的意境,透彻的触键发音,让钢琴的声音把殿堂级的经典作品诠释得淋漓尽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MzODg3MjYw.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19
拉赫玛尼诺夫《交响舞曲》
作为拉赫玛尼诺夫的最后一部作品,《交响舞曲》写于1944年10月,献给指挥家尤金·奥曼迪,并由他在次年初指挥了首演。
  这里的“舞曲”之名只存在象征之义,从作品的艺术构思来分析,它更接近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可以被看作是由三个音乐画面组成的一套组曲,或者是一部三个乐章组成的交响曲。
  这部作品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的类似之处,还在于它的悲剧性,让人感受到了拉赫玛尼诺夫自己不断进行和深化着的哲学性思考,其中那些无尽的悲哀足以让人万箭攒心。不满与痛苦是那样充沛发达,由于意识到找不到出路而又倍感疲惫,偶尔是一些狡黠的徘笑打断了直爽性情的表达。整个乐曲的旋律不失为抒情而动人的类型,但节奏显得比较单调和机械,致使融合起来的感觉凸显了离奇的特点,似乎有意无意地强调着非人世和无意识这类特性。
  拉赫玛尼诺夫曾为《交响舞曲》的三首乐曲冠以“清晨”“正午”“黄昏”的名字,但在作品面世的时候,他又不再标明任何类似的标题或者说明,似乎在有意规避将这部作品音乐自传的理解倾向。
  蓬勃的朝气与坚强的毅力主宰着第一乐章。那些徒劳无益的努力贪求似乎被隐伏了起来,暂时不得露面。乐曲开始时的主题轻快典雅,但没有来得及充分展开,就被激烈的凶兆和弦所打断。当它再以齐奏的方式再现之时,音响已经非常强劲有力,类似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开头主题的个别乐段,形成一种咄咄逼人的感觉。临近曲尾时,一支新的旋律在钟琴、竖琴和钢琴的伴奏下,响起于弦乐器声部,成为作者对自己遥远的亲切的青年时代的回忆以及对祖国的怀念。
  第二乐章有一些圆舞曲的感觉,充满了诗意的魅力以及精密的色彩变化,倾诉着作者成熟时期所经历的苦闷、不安、慵懒和狂热。
  末乐章可以被称为俄罗斯音乐文化中最令人震惊的作品之一,非常真实地塑造了在可怖的幽灵面前现出的恐惧、绝望和战栗这一类情状。乐曲一开始,便是全乐队轰然的一击,一个让人联想到《愤怒的日子》的旋律向人们逼来。在变换了速度的乐段,形成一种昏暗的背景色,仿佛死亡之神已经在向作曲家徐徐走来。最后完成于震耳欲聋的可怖的狂潮音响冲击之中,得出一个非常悲剧性的结论。
  拉赫玛尼诺夫自诉自己“我天生就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他就是如此敬谨写作《交响舞曲》的,将自己难忍的内心痛苦和心理疲惫、远离祖国的孤独和消极心情延伸爬蔓,展示于世,同时对自己的早期作品进行了回顾和重温,划出了一个圆满之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0MTIxODUy.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26
拉赫玛尼诺夫钢琴四手联弹《意大利波尔卡》

拉赫玛尼诺夫(Rachmaninov, 1873-1943)是一位出生于俄国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意大利波尔卡》(Polka italienne)是拉赫玛尼诺夫在1906年所作。当时他和家人在意大利度假时,碰到了一位正在演唱那不勒斯歌曲的街头艺人,正是这首那不勒斯歌曲给了拉赫玛尼诺夫灵感,创作出了这首意大利波尔卡。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3SUfv5uwle8/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32
音画练习曲(17首) Etude Stableau op.33, 39

拉赫玛尼诺夫为钢琴而作的《音画练习曲》,其含义是用钢琴技巧与音来作绘画表现,共包OP.33的9首与OP.39的9首,共18首。

OP.33作于1911年,9首分别为:1.从容的快板,F小调,在低音域下行音阶有不安的音型,虽中间高音部有短暂独白,但很快就被阻断,顽固音型复现于低音,最后远处有钟声表现。2.快板,G大调,由短小的分解和弦节奏与宁静的旋律组合而成。3.极缓板,C小调,装饰音和弦连锁而成的部分后,是速度转快后以分解和弦为主的平静的主部。4.把OP.39的第六首改订移用。5.中板,D小调,断音节奏动机越来越膨胀,成为主要主题,但主要还是由动机的发展与再现构成。6.不是快板,两小节后转急板,降E小调快速音群,半音阶性和弦音团纠缠在一起。7.热情的快板,降E大调,在有节日气氛的鼓号调上钟声若隐若现。8.中板,G小调,在平静的分解和弦上,浮以哀愁的旋律。9.极缓板,升C小调,其中有3种对比性因素:进行曲风格的节奏、远处钟声般的音响及不安的动态。

OP.39作于1916—1917年,9曲包括:1.激动的快板,C小调,右手急速的分解和弦,左手刻划切分音节奏。2.很慢,A小调,在低音旋律与右手旋律错开半拍进行中嵌入交叉节奏的三连音,拉赫玛尼诺夫表示,这是表现海洋与海鸥。3.确切的快板,升F小调,开头音型在执拗的重复中变成流动的音型。4.很快,B小调,一种进行曲型的谐谑曲,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描写市集。5.热情地,降E小调,以三连音符刻划的和弦伴奏下,奏自然小调的旋律。6.快板,A小调,托卡它风格,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表现红帽子与野狼。7.广板,C小调,拉赫玛尼诺夫说这是送葬的队伍,其中有哭声与钟声。8.中庸的快板,D小调,以一个短小的动机统一全曲,中间出现稍慢速度后,出现新的旋律。9.中庸的快板,进行曲速度,D大调,称为“东方进行曲”。

拉赫玛尼诺夫 音画练习曲 OP.33: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c3ODk0Njky.html
拉赫玛尼诺夫 音画练习曲 OP.39: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AyNTgyNjU2.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38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45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VR波尔卡
此首是“V.R 波尔卡”,V.R是拉赫父亲的名字缩写。这支曲子的旋律是他父亲从小一直弹给拉赫听的,后来为了纪念父亲,把旋律改编成了复杂绚丽技巧的作品,即本作品。
作于1911年。降A大调,2/4拍,小快板。标题中的“W.R.” 指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父亲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Wasily Rachmaninov)名字的缩写。作曲家是根据儿时记忆中父亲弹奏的一个主题而创作了这首欢乐的波尔卡舞曲,并命名为《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主题波尔卡》。事实上,这首作品中所使用的主题并非出自作曲家父亲之手,而是来自德国作曲家弗朗兹·贝尔(Franz Behr, 1837-1898)所作的一首曾经广为人知的钢琴作品《快乐的小鸽子》Lachtauben Op. 303 中的主题。小拉赫玛尼诺夫将其父亲经常弹奏的这首钢琴曲误认为是其原创作品。也就是说,《瓦西里·拉赫玛尼诺夫主题波尔卡》实际上是根据贝尔的《快乐的小鸽子》Op.303 主题而作的一首改编曲。拉氏将其中出现的十九世纪抒情式进一步升级,在触键上和技术上提出了新的挑战,具有轻巧和嬉闹的沙龙音乐性质。这对于经常使用严肃和阴沉素材进行创作的拉赫玛尼诺夫来说是难得一见的。尾声处有一处速度较慢且略为黯淡的乐句一闪而过,随后以谐谑的乐句结束全曲,让人不禁产生捧腹大笑的幽默感。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4Nzc5NjAw.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42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1:44 编辑

拉赫玛尼诺夫 肖邦主题变奏曲
《肖邦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by Chopin on Prelude Op.28-20 Op.22 ,作于1902~1903年间,主题是在肖邦的《前奏曲集》Op.28中的第20首《c小调前奏曲》的基础上增加了二十二段变奏而来。虽然来自肖邦的作品,但却极具拉氏的演奏风格。这组变奏中,有些曲子在节奏和选材上都比较详尽复杂,有些则如第一首变奏一样,结构非常简单质朴
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hopin (Russian: Вариации на тему Ф. Шопена, Variatsii na temu F. Shopena), Op. 22, is a group of 22 variations on Frédéric Chopin's Prelude in C minor (Op. 28, No. 20), composed by Sergei Rachmaninoff in 1902-03.


Variations[edit source | editbeta]
  • Theme: Largo, 9 bars
  • I: Moderato (66 bpm), 8 bars
  • II: Allegro (122 bpm), 8 bars
  • III: 132bpm, 8 bars
  • IV: 132 bpm, 24 bars of 3/4
  • V: Meno mosso (92 bpm), 8 bars
  • VI: Meno mosso (64 bpm), 12 bars of 6/4
  • VII: Allegro (120 bpm), 8 bars
  • VIII: 120 bpm, 8 bars
  • IX: 120 bpm, 8 bars
  • X: Più vivo (144 bpm), 14 bars
  • XI: Lento (44 bpm), 14 bars of 12/8
  • XII: Moderato (60 bpm), 32 bars
  • XIII: Largo (52 bpm), 16 bars
  • XIV: Moderato (72 bpm), 24 bars of 4/4 then one bar of 2/4.
  • XV: Allegro scherzando (132 bpm), 45 bars of 12/8 in F minor.
  • XVI: Lento (54 bpm), 14 bars in F minor.
  • XVII: Grave (46 bpm), 18 bars of 3/4 in B♭ minor.
  • XVIII: Più mosso, 12 bars in B♭ minor.
  • XIX: Allegro vivace, 35 bars in A major.
  • XX: Presto (92 dotted minims per minute): 108 bars of 3/4 in A major.
  • XXI: Andante (60 dotted crotches per minute): 24 bars in D♭ major followed by 29 bars of 3/4 in C major marked Più vivo (100 bpm).
  • XXII: Maestoso (100 bpm) 82 bars of 3/4 in C major. Then 9 bars marked Meno mosso. Then 19 bars marked Presto.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cwMjY4ODIw.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49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科莱里主题变奏曲》Variations on a Theme of Corelli 是拉赫玛尼诺夫最后的一部钢琴独奏作品,于1931年根据小提琴家阿卡爵罗·科莱里的《小提琴奏鸣曲集》(共十二首)中第十首的第四曲称为“弓法艺术”的变奏曲集而写成,并于当年10月在蒙特利尔首演。全曲由主题,二十个变奏及尾声组成,充满艰深的技巧。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oaJJTvKWHM/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53
鋼琴三重奏曲第1號g小調,遺作,「悲傷三重奏曲」

『悲傷三重奏曲』(Trio lgiaque)是拉赫瑪尼諾夫在其創作初期譜作的兩首鋼琴三重奏曲。第1號寫於1892年還在莫斯科音樂院唸書時,是一首單一樂章g小調的作品。這首作品拉赫瑪尼諾夫還在世時沒有出版,以致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被人遺忘,到1947年才以遺作問世。第2號是1893年在音樂院畢業後所寫的d小調作品。


1891年1月18~21日,在莫斯科作曲,由作曲家自己擔任鋼琴,友人擔任小提琴與大提琴首演。這是作曲家19歲時的作品,但在鋼琴部分,已發揮驅使超絕技巧釀出多采多姿音色的才能。

此曲與一般鋼琴三重奏曲有異,採用單一樂章形式。其曲式雖然使用古典奏鳴曲式,但開展部就羅列12段插曲,而且全曲的速度設定,以開展部相隔,其前後大致形成顛倒次序的進行,因而全曲就有對稱的形式。

在相當於呈示部的前段,弦樂奏出細碎而甚弱的伴奏旋律,引出鋼琴「痛哭的緩板(Lento lugubre )」的第1主題。這段悲歌由大提琴、然後由小提琴接下去。強調這主題加深印象之後,經過鋼琴的一段過門樂句,小提琴在鋼琴伴奏上提出第2主題。音樂逐漸高漲,衝入開展部開始開展第1主題。從呈示部到開展部,音樂總是在飄動。([Lento Lugubre - ] pi vivo - con anima - appassionato - tempo rubato - risoluto )。到後段的再現部,主題依曲式再登場,但這一次演奏第1主題的是弦樂器,鋼琴則擔任伴奏部分。第1主題最後以送葬進行曲( Alla marcia funebre)再現,並以弱音結束全曲。

譜寫這首「悲傷三重奏曲」的動機,以及有這樣曲名的緣故都不得查考,但從貫穿全曲的哀傷、擴大的樂曲結構、以送葬進行曲結束樂曲等樣式來看,顯然是模仿柴可夫斯基「一位偉大藝術家的回憶」無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Y1ODQwNTEy.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1:59

鋼琴三重奏曲第2號d小調,作品9,「悲傷三重奏曲」

柴可夫斯基是拉赫瑪尼諾夫最尊敬的大作曲家,而這位大他33歲的大前輩,也很欣賞拉赫瑪尼諾夫的才能。1886年4月柴可夫斯基的「曼夫烈特交響曲」首演,當年此曲的樂譜一發售,拉赫瑪尼諾夫馬上把他改編為鋼琴聯彈譜。1893年,拉赫瑪尼諾夫還把他「為兩台鋼琴的組曲第1號作品5」呈獻給柴可夫斯基。當年秋天,要赴聖彼得堡首演「交響曲第6號悲愴」的柴可夫斯基,與在基輔指揮歌劇「阿雷可」的拉赫瑪尼諾夫碰面,握手互祝成功,沒想到這就成為兩人之永別。

這首「悲傷三重奏曲第2號」,是拉赫瑪尼諾夫接到訃聞的11月6日到12月15日之間寫成的痛哭的音樂。跟柴可夫斯基呈獻給親友尼古萊‧魯賓斯坦的「鋼琴三重奏曲a小調作品50」一樣,附有副題「一位偉大藝術家之回憶」。首演是1894年2月12日在莫斯科,作曲者本人擔任鋼琴。此曲在作曲動機、全曲結構上,都被認為是柴可夫斯基a小調鋼琴三重奏曲的姐妹作。

此曲後來由澳洲鋼琴家Alan Kogosowski  改編為鋼琴協奏曲「悲傷協奏曲d小調,作品9b」。

全曲有3個樂章:

第1樂章:中板─中庸的快板(Moderato-Allegro moderato),d小調,奏鳴曲式。

這是一首安魂曲。鋼琴反覆奏出半音階的下降樂句,開始相當長的序奏部分。這鋼琴樂句,像是送葬行列的沉重步伐。中板,緩慢的腳步!大提琴在鋼琴伴奏上唱出悲歌,小提琴接下去。音樂就這樣,在鋼琴伴奏上,大提琴與小提琴有一搭沒一搭的對話下去。悲傷的情緒非常激烈,顯得有點失落、絕望,當時20歲的作曲者甚至有些掙扎、自暴自棄,不知要如何安排這氣憤情緒。音樂一下沉靜、一下高昂,一下懷舊,變化多端,顯得心情起伏不定。

高昂的心情定下來後,進入中庸的快板。這是呈示部,比較活潑的第1主題出現。這主題自序奏部的主題衍生而來,其動機也是下降音形。鋼琴強調這動機。不久,弦樂器奏出急促的旋律,鋼琴提出以和弦為主的第2主題。在開展部主要開展第1主題的下降音形動機。到再現部,先再現序奏部的主題,但這一次由弦樂器擔任伴奏,鋼琴奏出主題旋律。然後再現第1主題與第2主題,最後在尾聲部回顧第1主題後結束第1樂章。

這樂章與其說是悼念的祈禱音樂,還不如說是唱出留在現世的人們的悲痛,音樂一直反覆第1主題下降音形動機,那無止境唱下去的旋律很美。


第2樂章:以變奏曲風格(quasi variazione),F大調,變奏曲式

鋼琴提出變奏曲主題。行板(Andante)。這主題取自拉赫瑪尼諾夫管弦樂幻想曲『岩石』(作品7)。柴可夫斯基非常喜歡這首1893譜寫的曲子,他們兩人約定於次年1月,在聖彼得堡由柴可夫斯基指揮首演。不料柴可夫斯基急逝,未能履約。拉赫瑪尼諾夫回憶柴可夫斯基,把故人喜歡的曲子旋律,用來當變奏樂章的主題。

主題之後是6段變奏,拉赫瑪尼諾夫對柴可夫斯基之思念,以各種方式表露,感情搖擺得很複雜。最後是很長的尾聲部,有深刻悲哀與沉重感情。

第1變奏:快板(Allegro)。主題先是在小提琴上,然後移到大提琴。鋼琴只擔任伴奏。情緒較為活潑。

第2變奏:緩板(Lent)。只由鋼琴演奏的變奏,氣氛又陷入沉思中。

第3變奏:詼諧的快板(Allegro scherzando)。鋼琴在高音部彈奏16音符的樂句,低音部與弦樂器(撥奏)都只打拍子。後半小提琴會奏出旋律,但仍以鋼琴為主。音樂聽起來一直在轉動不停。

第4變奏:中板(Moderato)。又陷入沉思中。弦樂器一直拉長音符,鋼琴靜靜的彈奏思念的旋律。

第5變奏:同樣的速度(L’istesso tempo)。小提琴持續奏出32音符旋律,主題在大提琴,鋼琴加以伴奏。中間有一段,鋼琴以16音符的6連音符與7連音符獨奏,並在高音部彈奏主題。之後,小提琴奏一段主題,馬上又給大提琴接下去。小提琴又回到32音符旋律。整個變奏聽來像在痛哭。

第6變奏:很快的快板(Allegro vivace)。這段音樂轉入降B大調,較短較活潑。主題先在鋼琴,然後大提琴,而小提琴。鋼琴以強音結束這段變奏後,直接進入d小調的長大尾聲部。

尾聲:行板(Andante)。悲痛而腳步蹣跚的旋律,在各聲部交替出現,不久,鋼琴以琶音伴奏弦樂器,最後還加上許多3連音符。(也有人把這一段分為行板(Andante)部分與稍後中板(Moderato)部分而作第7、第8變奏)。


第3樂章:有力的快板(Allegro risoluto)d小調。

很像柴可夫斯基鋼琴三重奏曲的樂章。音樂雖短,但雄渾多感的鋼琴表現力支配全章。無處安排的悲痛感情,讓作曲者激動的敲打鋼琴鍵盤。不久,弦樂器加進去喊出悲慟的聲音。那是會撼動聽者心靈的激烈又深刻的音樂。最後第1樂章序奏的主題旋律回來,延長的大提琴與鋼琴,以最最弱音結束全曲。那好像是在喃喃悼念逝者安息。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YxMzc1OTEy.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2:04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

降B小調第二號鋼琴奏鳴曲拉赫曼尼諾夫發表於1913年的作品,於1931年修改後再次出版,並註明“由作者修改並精簡的新版本”。 此作品包含三個樂章:
其中第二與第三樂章,中間並不間斷接連演奏。
最初原版本的演奏時間約25分鐘,刪減後的第二版約19分鐘。 1940年時,鋼琴家霍洛維茲在獲得作曲家本人的同意之下,融合了兩個版本,為此奏鳴曲增添第三種版本。包含霍洛維茲本人與某些鋼琴家如Ruth LaredoHélène Grimaud,都採用這個版本演奏。混合版的演奏時間約22分鐘。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1NDcxMDQ=.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2:17
本帖最后由 齐少凡 于 2013-9-9 02:54 编辑

D小調第一號鋼琴奏鳴曲
Piano Sonata No. 1, Op. 28, is a piano sonata in D minor by Sergei Rachmaninoff, completed in 1908.[1] It is the first of three "Dresden pieces", along with Symphony No. 2 and part of an opera, which were composed in the quiet city of Dresden, Germany.[2] It was originally inspired by Goethe's tragic play, Faust, and although Rachmaninoff abandoned the idea soon after beginning composition, traces of this influence can still be found.[1] After numerous revisions and substantial cuts made at the advice of his colleagues, he completed it on April 11, 1908. Konstantin Igumnov gave the premiere in Moscow on October 17, 1908. It received a lukewarm response there, and remains one of the more underperformed of Rachmaninoff's works.
It has three movements,[3] and takes about 35 minutes to perform.[4] The sonata is structured like a typical Classical sonata, with fast movements surrounding a slower, more tender second movement. The movements feature sprawling themes and ambitious climaxes within their own structure, all the while building towards a prodigious culmination. Although this first sonata is a substantial and comprehensive work, its successor, Piano Sonata No. 2 (Op. 36), written only five years later, became the better-regarded and more enduring work.

In November 1906, Rachmaninoff, with his wife and daughter, moved to Dresden primarily to compose a second symphony to diffuse the critical failure of his first symphony, but also to escape the distractions of Moscow.[2] There they lived a quiet life, as he wrote in a letter, "We live here like hermits: we see nobody, we know nobody, and we go nowhere. I work a great deal,"[5] but even without distraction he had considerable difficulty in composing his first piano sonata, especially concerning its form.[2] The original idea for it was to be aprogram sonata based on the main characters of the tragic play Faust by 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 Faust, Gretchen, and Mephistopheles,[1] and indeed it nearly parallels Franz Liszt's own Faust Symphony which is made of three movements which reflect those characters.[2] However, the idea was abandoned shortly after composition began, although the theme is still clear in the final version.[1]
Rachmaninoff enlisted the help of Nikita Morozov, one of his classmates from Anton Arensky's class back in the Moscow Conservatory, to discuss how the sonata rondo formapplied to his sprawling work. At this time he was invited, along with Alexander Glazunov, Nikolai Rimsky-Korsakov, Alexander Scriabin, and Fyodor Chaliapin, to a concert in Paristhe following spring held by Sergei Diaghilev to soothe France–Russia relations, although Diaghilev hated his music.[6] Begrudgingly Rachmaninoff decided to attend only for the money, since he would have preferred to spend time on this and his Symphony No. 2 (his opera project, Monna Vanna, had been dropped).[7] Writing to Morozov before he left in May 1907, he expressed his doubt in the musicality of the sonata and deprecated its length, even though at this time he had completed only the second movement.[5]
On returning to his Ivanovka estate from the Paris concert, he stopped in Moscow to perform an early version of the sonata to contemporaries Nikolai Medtner, Georgy Catoire,Konstantin Igumnov, and Lev Conus.[5] With their input, he shortened the original 45-minute long piece to around 35 minutes.[2] He completed the work on April 11, 1908. Igumnov gave the premiere of the sonata on October 17, 1908, in Moscow, and he gave the first performance of the work in Berlin and Leipzig as well, although Rachmaninoff missed all three of these performances.[8]


The piece is structured as a typical sonata in the Classical period: the first movement is a long Allegro moderato(moderately quick), the second a Lento (very slow), and the third an Allegro molto (very fast).[3]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2:24
10首前奏曲 10 Preludes Op.23
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共创作了26首题为“前奏曲”的钢琴作品,是他众多钢琴作品中最为重要的一组作品之一。其中包括最著名的Op.3-2、Op.23的十首、Op.32的十三首,以及无编号的两首。拉赫玛尼诺夫的作品大都苍凉沉郁,小调多于大调;但在不同时期写的这些前奏曲中,却严格遵循巴赫和肖邦的传统,除了无编号的两首前奏曲外,其余二十四首曲子恰好平均分布在大小二十四个不同的调上。
《十首前奏曲》10 Preludes Op.23 ,作于1901年,这十首分别为:
1.广板,升f小调,左手为分散和弦的伴奏,右手奏悲哀的曲调。
2.庄严地,降B大调,描述俄罗斯节庆气氛,三段体。第一段以强有力的六连音符琶音为伴奏,右手奏激烈的主题。中间部为装饰要素,中间部的终结插入华彩后回到快速的终结部。
3.小步舞曲速度,d小调,中间部分为华彩。
4.如歌的行板,D大调,三段体夜曲风格。
5.进行曲速度,g小调,中间部速度转慢,转为G大调。
6.行板,降E大调,幻想风格。左手在快速的16分音符伴奏下,右手用和弦处理热情的旋律。
7.快板,C大调,在快速变化中进行。
8.活泼的快板,降A大调,在16分音符分散和弦流动中,装饰成华丽风格。
9.急板,降e小调,以左手分散和弦及右手三度和弦的半音阶运动组成。
10.广板,降E大调,三段体。第一段以右手和弦始,反复中左手奏宁静的旋律。中间部速度稍快,以钢琴和弦效果为主体发展。

沈文裕演奏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前奏曲 Op.23 No.5 Prelude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yODcwOTMy.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2:27
《十三首前奏曲》13 Preludes Op.32
作于1910年,13首分别为:
1.活泼的快板,C大调,以机械性三连音符为中心,旋律大多以半音阶进行,和弦却采用全音阶。
2.小快板,降b小调,淡淡的主题,以形形色色的速度变化制造不同的音色。
3.活泼的快板,E大调,描绘民众集会的场景。
4.灿烂的快板,e小调,三段体。第一段先以八度奏鼓号曲乐念,加入快速三连音符乐念后两者追逐。中间部为广板,古俄罗斯叙事曲的旋律。第三段重现第一段,突进为尽可能的急板后,以轻快终止。
5.中板,G大调,在分散和弦上流动细腻的音型。
6.热情的快板,f小调,先呈现热情的主题,然后进入华丽风格。
7.中板,F大调,三段体。第一段以进行曲的乐念始,中间部为轻快地。
8.轻快地,a小调,有导入部,然后轻松活泼地进行。
9.中庸的快板,A大调。先以低音八度奏出旋律,高音以修饰形态进行,中间把旋律移至高音域,结尾变成轻快。
10.广板,b小调,三段体。第一段浸透浪漫气质,稍为更快的小结尾后转入中间部,有互为对照和弦效果。第三段再现第一段后有长大的华彩。
11.小快板,B大调,有玛祖卡舞曲风格。
12.快板,升g小调。第一部分右手弹分散和弦,中音域有流畅的旋律。中间部左手奏分散和弦,右手奏新的旋律,练习曲风格。
13.极缓板,降D大调,三段体。第一段庄严的主题在厚重的和弦中进行,中间中为A大调,转慢,右手为抒情旋律,用快板提示主题。变为轻快后转升C小调,回到第一段主题而结束。
拉赫玛尼诺夫 Op. 32 No. 11 B大调前奏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zMzMwMTI=.html

作者: 齐少凡    时间: 2013-9-9 02:30
幻想小品集 Fantasy Op.3
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作品在近代音乐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他的钢琴曲有着明显的俄罗斯风格,其中天门的旋律,独特的钢琴节奏及音色开拓了钢琴新的境地。这部钢琴《幻想小品集》Fantasy Op.3 创作于他毕业后的第二年,也就是1892年,其中包括五首各自独立并无联系的小品。他将这个曲集呈献给了他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时的作曲老师安东·阿连斯基。
1. 悲歌 Elégie ,乐曲采用三部曲式,曲中充满了由于的旋律。第一段用降e小调,由左手的分解和弦开始,右手是下行音阶式的旋律。中段转快活地,在右手和弦的伴奏下,低声部呈现降G大调旋律,不久旋律移到高声部,并逐渐增强形成高潮。随后,经过短暂的华彩段而进入第一段的再现。结尾有三连音的三度和弦的强奏,然后有力地结束乐曲。
2. 前奏曲 Prélude ,全曲集中最著名的作品,作于1892年,同年在莫斯科首演,并由作者亲自演奏。本曲后由作者本人改编为两架钢琴演奏的二重钢琴曲。后人又将其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其他器乐形式。本曲的主题被后人誉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命运主题”。
乐曲采用复三部曲式,升c小调,速度徐缓,4/4拍。第一部分的主要主题即所谓的 “命运主题”, 庄重而有力。以慢板起奏的三个音坚定而沉着,带有宣叙调特点, 接着转为行板, 在较高的音区发出如众赞歌的乐声(片段1)。 据说这一主题是作者受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钟声的启发而写成的。这一主题确实能够使人联想到悠远的钟声和教堂中此起彼伏的祈祷般的颂歌声,其中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情绪。乐曲的中间部转至关系大调(E大调)上,呈示出抒情性的主题,采用较快的快板, 洋溢着幻想般的激情。随后,钢琴又用较强的力度再现开始部分的主要主题,饱满而坚定的音响处理使乐曲显得更为庄重。乐曲最后用渐弱的方式表现钟声随风飘去,渐飘渐远,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3. 旋律 Mélodie ,这是一首抒情的乐曲,E大调,三部曲式。第一段先以右手奏出和弦节奏,左手呈示柔和徐缓的旋律。这段旋律经过发展变化后,用八度重复。中段转降A大调,是由第一段的主题衍生出来的新旋律,右手以断奏的半音阶上行修饰。不久又回到E大调进行发展。最后是第一段的主题再现。
4. 小丑 Polichinelle ,首先出现的是描写小丑动作的动机,力度变化明显,两个声部采用反向进行,音乐形象非常滑稽。之后出现第一段的主题旋律,这段旋律在加入喜气洋洋上下来回的音型中,扩展成华丽的乐段,而在单音连奏犹如中段的节奏中结束第一段。中段转升f小调,情绪激动,高音装饰成分解和弦,逐渐呈示出激烈的表情,然后再现第一段。
5. 小夜曲 Sérénade ,乐曲一开始首先是行板的导入部,之后奏出主题动机。其中有曼陀铃和吉他音型的模仿,清淡的和弦到处可见。第一部分转为圆舞曲速度,当节奏也成为圆舞曲形式后,出现圆舞曲主题,随后模仿夜莺叫声的音型清晰出现。中间部分的音型是非常明显的新的圆舞曲的主题呈现,很少对比。之后再现第一段的圆舞曲结束全曲。
拉赫玛尼诺夫 Op. 3 No. 2 升C小调前奏曲 (吉列尔斯演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EzMjk1ODQ=.html



作者: demoswang83    时间: 2016-8-3 17:14
高能十八变奏,普列特涅夫和阿巴多版本,美哭。。。。。




欢迎光临 钢琴别院 (http://45.136.150.16/) Powered by Discuz! X3